印缅红果树
印缅红果树(学名:Stranvaesia nussia),又名印缅苹果树,是蔷薇科红果树属的一个乔木,高达5-9米,小枝圆柱形。该植物分布在印度、尼泊尔、老挝和缅甸,属于苹果亚科。印缅红果树的果实扁球形,桔黄色,外面被柔毛;萼片宿存,并向内闭合。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5-9米;小枝圆柱形,幼时密被柔毛,逐渐脱落,近于无毛,老枝紫褐色。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6-8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整齐钝锯齿,下面沿叶脉被柔毛;叶柄长约1厘米,被柔毛;托叶膜质,披针形,早落。
复伞房花序,大型,直径约8厘米,密具多花;总花梗和花梗均具柔毛,花梗长5-10毫米;花直径约1厘米;萼筒钟状,外被柔毛;萼片三角披针形,长约4毫米,比萼筒稍短,先端急尖,全缘,外被柔毛;花瓣白色,长圆形,先端微凹,基部有短爪并被毛;雄蕊20,花丝长短不等,比花辨稍短;花柱5,大部分合生,基部密被柔毛。果实扁球形,直径约8毫米,桔黄色,外被柔毛;萼片宿存,向内闭合。
产地分布
印缅红果树主要分布在印度、尼泊尔、老挝和缅甸。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滇、藏地区。该植物主要生长在海拔1000-2800米的杂木林中。
近种区别
印缅红果树与中国西南各地习见的红果树(S. davidiana Dcne.)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叶片全缘,果实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