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孟连傣族拉族佤族自治县(简称孟连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普洱市下辖的自治县,是通向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门户,为省级开放口岸。孟连县东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临西盟佤族自治县、西部和南部与缅甸相连,国境线长133.399公里。截至2018年底,孟连县辖2乡4镇,面积为1893.42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14.2万人。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地处怒山余脉,地貌以山地为主。南北部多高山峻岭;东西部偏低,多河谷盆地。孟连地处低纬度,属南亚热带气候类型。但因地势复杂,海拔差别较大,所以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县城年均气温为19.6℃,最高气温36℃,常年无霜。年均降雨量为1373毫米,土壤肥沃,气候温和。
宋大理国时期,首称“孟连”,属永昌府。光绪二十年(1894)孟连宜抚司从顺宁府划出,改归镇边直隶厅就近管辖。民国38年(1949)2月,孟连随沧的解放而宣告解放。1954年6月,孟连区、南卡区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级)划出,置孟连族拉祜族低族自治区(县级)人民政府,隶属思茅专区。1958年4月,改称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2021年12月21日,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陆地边境口岸城市。
2019年4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22年,完成县内生产总值58.35亿元,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排名全市第四,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排名全市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8亿元、排名全市第三。
历史沿革
唐南诏时期地名始载人史籍,称“茫天连”,属永昌节度。
宋大理国时期,首称“孟连”,属永昌府。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木连路军民府,辖蒙雷甸(今澜沧募乃)、木索甸(西盟动梭)、俄麻甸(孟连马)等地。
明永乐四年(1406)设孟琏长官司,隶云南都司。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设孟连宣抚司,属永昌府。
隆二十九年(1764)改隶顺宁府。光绪二十年(1894)孟连宜抚司从顺宁府划出,改归镇边直隶厅就近管辖。
1913年,民国政府裁直隶镇边抚夷厅、改设镇边县;
公元1915年,镇边县改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公元1929年,澜沧县将辖地土目、土司辖地归并为10个区,选择区内势力较大的土目、土司担任区长;
公元1932年,按山川行便调整为8个区,打乱土目、土司的管辖范围;
公元1940年,澜沧县废区、改划为13乡2镇,式微的土目、土司被纳入乡镇保甲制以内;今孟连县境属澜沧县。
民国38年(1949)2月,孟连随沧的解放而宣告解放。
1954年6月,孟连区、南卡区从澜沧拉祜族自治区(县级)划出,置孟连族拉祜族低族自治区(县级)人民政府,隶属思茅专区。
1958年4月,改称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2021年12月21日,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陆地边境口岸城市。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位于北纬22°35‘-22°32’,东经99°9‘-99°46之间。面积1894.14平方公里,东部和东北部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接壤,西北部与西盟佤族自治县毗邻,西部和南部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133.399公里。
气候特征
孟连地处低纬度,属南亚热带气候类型。但因地势复杂,海拔差别较大,所以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县城年均气温为19.6℃,最高气温36℃,常年无霜。年均降雨量为1373毫米,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山青水秀。适宜发展农业、牧业、林业,可耕地占总面积的48%。年均日照2086.9小时,太阳辐射年总量为127.46千卡/厘米。多为西风,年均风速1.2米/秒。
地质
孟连县地质主要为二叠纪玄武岩、三叠纪多种岩类组成,由第四纪河流冲积构成。二叠纪形成的玄武岩,分布在芒信镇的班顺、岔河、芒信一带。从景信乡的勐英起至孟连坝止的南垒河上游河谷地带,由石灰石组成。勐马镇的贺俄以南、哈布壳山以北,以及南主、南抗、南弥一线,分布着粗粒结晶类的花岗岩。朗勒、孟连、勐马、勐阿等坝子,是第四纪河流冲积静水沉积盆地区,其中以孟连坝最典型。
地形地貌
孟连县地处怒山余脉,地貌以山地为主。南北部多高山峻岭;东西部偏低,多河谷盆地。北部的大黑山,海拔2239米 ;南部的哈布壳山,海拔2196米;东部的孟连坝,海拔960米;西部的勐马坝,海拔920米。境内最高点是位于南部的昂朗山峰顶,海拔2603米;最低点是位于西部的南永河与南卡江交汇处,海拔497米。地形属以山区为主谷坝相间的复合类型。在群山中有一些宽谷盆地,较大的有孟连、勐马、勐阿等坝子,其次是朗勒、景信、景冒、勐白、芒信、芒街等坝子。
水文水利
孟连县河流分属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大黑山-哈布壳山为分水岭,把境内河流分成以南垒河、南卡江为干流的东西两个水域。南垒河发源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拉巴乡,在缅甸东部边境汇入澜沧江下游的湄公河,在孟连县境内长70公里。主要支流有南朗河、南各河、南白河、南雅河、南碾河、南咤河、南基河、允元河等,流域面积1293平方公里。南卡江位于孟连县西部边境,是中缅界河。入境后从北向南经富岩、公信、勐马3个乡镇,在仑吾山脚流至缅甸,境内长58公里。主要支流有格浪爱河、格浪歪河、南信河、南梅河、南马河、南永河等。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孟连县已发现煤、铁、锑、铅锌、金、石灰石等17种矿产资源。铁矿主要有允沟铁矿、完弄铁矿和板宋铁矿;锌矿主要有景冒铅锌矿、公鸡铅锌矿和南喀铅锌矿;金矿分布于英山和芒信两地,为小型矿床;褐煤分布于景信和景冒第四系黄淮平原中。其中,煤矿储量奇虎36014万吨、铅锌矿22.4吨、金矿721千克。
植物资源
森林
全县有林地111.85万亩,其中用材林(包括竹林)24.02万亩,占21.5%;防护林(包括特用林)33.35万亩,占29.8%;新林12.05万亩,占10.8%;灌木林37.54万亩,占33.5%;经济林(主要是橡胶)4.89万亩,占4.4%。全县活立术总蓄积量444.9万立方,其中栎类、类阔叶林蓄积量占85.4%,卡西亚松蓄积量仅占14.6%。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原因,全县森林覆盖率呈下降趋势,1957年为65.2%,1973年下降到44.1%,1985年又下降到39.4%。
草场
全县各类型草场总面积为33.47万亩,其中分布最广的是山地草丛类草场,面积20.29万亩,占60.6%;其次是疏林类草场,面积5.04万亩,占15.1%;第三是农隙地草丛草场,面积3万亩,占9%;第四是林间类草场,面积2.8万亩,占8.4%;零星草山2.34万亩,占6.9%。按平均每亩产鲜草1800市斤计,全年鲜草总产量为6亿多市斤,适宜发展畜牧业。牧草种类较多,有飞机草、揭绿苔草、花露子草、营草、分裂草、枯草、黄茅、白茅、金茅、滇蔗茅、光头稗、圆果雀、双穗雀稗、矮蒿、方校菊、鸭咀花、野棕叶、大箭竹等。
中草药
全县共有中药100多种,草药1000多种。蕴藏量比较多的中草药有:益母草、车前、龙胆、鱼草、回心草、玉京、莪术、乌头、葛根、茅根、菘蓝、山乌龟、单叶蔓荆、川子、木姜子、花椒、胡椒、莒蒲、石斛、刺五加、枸杞、蔓陀罗、野三七、马尾连、柚木、苏木、木瓜粉、千张纸、陈皮等。比较珍贵的药材有:龙血树属(血竭)、重楼(七叶一枝花)、萝芙木、儿茶、肉桂、樟脑、砂仁、白豆蔻、野泸州桂圆等。
野生水果
有多依、橄榄、杨梅、野龙眼、缅石榴、野桃子、野李子、羊奶果、鸡果干天果、棕包果、粹米果、火棘等。
引为家种的有:芭蕉、香蕉、柑橘、黄果、李子、柚子、青木瓜、石榴、酸角、梨、盐水凤梨、菠萝蜜(牛肚子果)、绣球果、芒果等。
水资源
孟连县内降雨量较多,河流纵横密布,水资源比较丰富,为人畜饮用、农田灌、工业用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境内年平均降水量1373毫米,入境水量10.61亿立方米,出境水量26.54亿立方米,县内产水量为16.29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量为86.03万立方米。
随着水利工程的发展,农田灌溉面积由1950年的7400亩增加到1989年的5.02万亩,供白糖厂的用水由1985年的300万立方米增加到1989年的500万立方米。县境东部地势较平坦,以南垒河为干流的水域,在农田灌溉上利用价值最大,有的地方稍加堵坝即可自流灌溉。南马河流域降水量较多,上游植被良好,源头仍保持原始森林,水源丰富,50公里流程落差达925米,除利用灌溉外,蕴藏水能2.3万千瓦,已建成两座总装机容量为6800千瓦的发电站,水能利用率达30%。
2022年,全县建成蓄水工程24座,其中:水库14座(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12座),塘坝10座。蓄水工程总库容8350,78万立方米,其中:水库总库容8309.38万立方米,塘坝库容41.4万立方米,水利工程年供水量7004.81万立方米其中:向农业供水5996.31万立方米;向工业供水248万立方米:生活用水量725.5万立方米,其中:城镇供水232.11万立方米,乡村供水440万立方米,向生态环境供水35万立产米。
行政区划
孟连县辖2个乡(公信乡、景信乡),4个镇(芒信镇、勐马镇、娜允镇、富岩镇)。
以上参考资料
政治
领导班子
以上参考资料
人口民族
人口
2022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8.59‰,死亡率为6.2‰,自然增长率为2.39‰。年末常住总人口14.2万人,其中:男7.5万人,女6.7万人;城镇人口6.28万人,乡村人口7.92万人,城镇化率44.26%。按年龄段分:0-15岁的有2.74万人,16-59岁的有9.10万人,60岁及以上的有2.36万人,65岁及以上的有1.14万人。
民族
2022年,少数民族人数115889人,占总人口的86.7%,其中:傣族27205人,拉祜族41258人,佤族32582人,分别占总人口的20.35%,30.87%,24.38%。
经济
202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83524万元,比上年增长3.3%,增速高于全国和全市0.3和0.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9890万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87645万元,增长5.1%,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45832万元,增长4.7%;建筑业增加值41977万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315989万元,增长1.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1137元,同比增长4.4%。
第一产业
2022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638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9%。其中:农业产值214562万元,增长7.9%;林业产值44675万元,增长0.7%;牧业产值30374万元,增长4.1%;渔业产值5512万元,增长2.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263万元,增长7.4%。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9.061万亩,比上年增加0.1155万亩。粮食总产量7749.5万公斤,比上年增产147万公斤,增长1.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占有粮食546公斤。粮经比例为60.38:39.62。四大粮食作物产量“三增一减”:稻谷产量4167万公斤,比上年下降10.5%;玉米3374万公斤,比上年增长22.8%;豆类94.2万公斤,比上年增长8.5%;薯类产量29.9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2.8%。
第二产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4620万元,比上年下降0.8%,实现利税-2127万元,比去年下降123.2%;利润4198万元,比去年下降159.3%;产品销售率82.7%,比上年降低6,9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15402万元,比去年增长23.9%。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1977万元,比去年增长5.2%。拥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0个,期末从业人员1072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5086万元比上年增长21.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7.7%。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583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3814万元,比上年增长14.9%。按行业分:采矿业完成产值8925万元,比上年增长16.47%;制造业完成产值124889万元,比上年增长14.76%。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
第三产业
2022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19个,新开工项目6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0.0%。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第一产业同比增长64.0%;第二产业同比增长22.2%;第三产业同比增长4.0%。按重点行业分:房地产业同比下降34.1%;电力工业同比增长2061.3%;非电工业同比下降2.3%。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800.3万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业(批发和零售业)实现180820.6万元,增长2.7%;餐饮收入(住宿和餐饮业)实现26979.7万元,增长5.5%;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26%;体育、娱乐用品类比上年下降3.3%;书报杂志类比上年增长9.8%;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比上年下降15%;文化办公用品类比上年增长20.3%;家具类比上年增长7.7%;饮料类比上年增长288%;烟酒类比上年增长97.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比上年下降10%;化妆品类比上年增长8.7%;日用品类比上年增长4.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比上年增长11.5%;汽车类比上年增长17.6%。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45235万元,比年初增加13279万元,同比增长1.6%。其中:住户存款691844万元,比年初增加43663万元,同比增长6.7%;非金融企业存款95400万元,比年初减少10144万元,同比下降9.6%;机关团体存款44061万元,比年初减少19035万元,同比下降30.2%;财政性存款3279万元,比年初减少3008万元,同比下降47.8%。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84645万元,比年初增加8793万元,同比增长1.9%,其中:住户贷款242869万元(短期贷款123116万元,中长期贷款119753万元),比年初增加9068万元,同比增长3.9%;企(事)业单位贷款241775万元,比年初减少275万元,同比下降0.1%。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全县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7个,专业文艺表演艺术团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41318册。文艺作品创作有《喜迎党的二十大 振兴乡村赞孟连》、歌曲《新时代》《把阴天变成蓝天》《在你背后》《常来傣乡坐一坐》《真心朋友一辈子》《傣香景冒》等文艺作品1部,其中,歌曲《新时代》荣获普洱市第四届群众文化“山茶奖”展演暨第八届农民工文化节优秀奖。全县共有网吧6家,文化娱乐场所15家,图书经营店家2家,印刷公司(厂)2家,电影院3家,旅行社2家,打字复印社7家。全年,博物馆共接待游客人46692人次;统计有文物的国有单位2个,土司服饰、各民族文物及文献资料等文物约2092件。
2021年,孟连县文化馆以《宣抚司礼仪乐舞》为代表性非遗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
教育
2022年,孟连县共有学校54所(含民办学校、幼儿园)。其中:普通高中1所,普通初中5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小学27所,幼儿园19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现有固定教职工1770人(含民办341人),其中:专任教师1560人(含民办185人)。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5.6%。校舍总面积达29.39万平方米。有班级612个,学校在校生26230人,其中:职业高级中学在校生328人,高中在校生1986人,普通初中在校生5504人,小学在校生12978人,在园幼儿543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巩固率为97.42%,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19.13%,巩固率达97.2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88.4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2.81%。
卫生医疗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截至2022年末,孟连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2个,其中:综合医院4个,中医医院1个,卫生院6个,村卫生室41个,诊所1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个。全县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9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10人(其中执业医师数217人),注册护士401人,药师(士)34人,技师(士)66人(其中:检验师(士)49人),其他335人;全县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7人。全县实有病床775张,其中:医院616张,基层卫生机构159张。
生态环境
2022年,孟连县单位GDP能耗为0.3136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能耗比上年增长2.5%。全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Ⅲ类或优于Ⅲ类水质达标率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9.4%。全县建成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62亩。森林覆盖率65.74%。
交通
孟连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673.4公里,公路密度达1.41公里每平方公里,从孟连县城通往6个乡镇及39个行政村的道路硬化通畅率达100%,618个村民小组之间的通路率达100%。同时,孟连县也进入了高速公路快速建设时期,澜沧至孟连(勐阿)高速公路于2023年至2025年分期启动建设;瑞丽至孟连高速公路、孟连至勐海高速公路已于2020年开工建设,其中,瑞丽至孟连高速公路计划2024年全面建成通车,孟连至勐海高速公路计划2025年全面建成通车。
2022年,全县拥有营运车辆1022辆,其中货车789辆、客运车辆86辆、旅游车1辆、公交车6辆、出租车65辆、教练车71辆、租赁车4辆。全年客运量13.92万人,旅客周转量1480万人公里。 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2082万元,比上年增长0.3%;实现电信业务量27875万元,比上年增长3.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405户,移动电话用户148686户,宽带上网用户43577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05部/百人。 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9965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46.92万人次,一日游旅客152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亿元。
人文
饮食
“孟连”,傣语意为“寻找到的一个好地方”。孟连还有“边地绿宝石”“香龙血树故乡”的美称。傣族祖先世代生活于此,加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造就了这里的别样美食。孟连当地的人们在制作傣味的时候保留了传统的加工方式,原汁原味也传承了傣味的精髓。
傣族炸牛皮
傣族炸牛皮是以牛皮为主要原料,经过晾晒、去皮、熬煮、油炸等工艺制成的一项傣族传统美食。历史久远的炸牛皮,历经数代人的探索改良,如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食,雪白香脆的炸牛皮配上辣中带酸的番茄酱蘸水造就了孟连人香、酸、辣的饮食文化。孟连傣族炸牛皮之所以格外受人们青睐,首先是因为它独特的原料和配料。炸牛皮要选用膘肥体壮的成年黄牛皮为主料,辅以糯米饭、撒撇、热米干、杂菜汤、蕃茄酱等作为配菜。除了上好的原料和辅食外,系统独特的传统制作技艺,也是炸牛皮的魅力所在。孟连傣族炸牛皮历经数百年,成为各族人民交口称赞的一道美食。在孟连,几乎每个傣族村寨都有炸牛皮经营性作坊,其中手艺最为精湛的属勐马镇勐阿村岩牛老人。
孟连土司宴
孟连土司宴伴随着土司制度而形成,传承至今已有700多年。土司宴并非土司规制的“御膳”之意,而是因土司宴请百官和百姓而得名。土司宴风味独特,以酸、辣、香为最大特点,选用的天然食材较多,制作方法有煎、炸、烧、烤、煮、腌、等。土司宴上数道开胃凉菜酸爽可口、甘凉生津,紧接着热菜、凉菜齐上桌,最后的糯食甜点和清口水果醇绵温软、甘甜适口。2020年12月,土司宴被列入普洱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民俗
哈尼族染色鸡蛋
每年春节,万物复苏,染料植物萌发出的嫩芽是红色的,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哈尼族的祖先用红色来代表新年的祈盼,村民们在包红鸡蛋的时候,用染红的鸡蛋磕在人们的额头上,代表新的一年鸿运当头。
节日
中国孟连神鱼节
每年的4月10日至13日,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都将举行孟连娜允神鱼节。神鱼节被誉为“东方水上狂欢节”,神鱼节期间,帕罕山上,青山碧水之间,随处可见傣族人民踏青朝拜的身影;蜿蜒而下的南垒河与南卡江边,各族人民在禁渔期后纷纷下河,上演万人捉“神鱼”的狂欢,在傣族的武术、龙舟竞渡、划竹筏、赶鸭子、大鱼舞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表演中,人间的喜怒哀乐、生命的激情跃动在这里一一呈现。截至2019年,神鱼节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是当地最重要、最具特色的节庆活动之一。自2020年疫情以来,为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孟连县暂停了孟连娜允神鱼节相关活动,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鼓励提倡以“云过节”的方式,回顾往年人跳,鱼跳,欢呼声响彻河面的壮观景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孟连县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白象、马鹿舞两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傣族传统制陶技艺、傣族织锦技艺等4个省级代表性项目。拥有已公布73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1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名,市级传承人15名,县级传承人13名。
傣族白象、马鹿舞
傣族白象、马鹿舞是傣族民间古老而具代表性的舞种之一,也是现存傣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5月24日,傣族白象、马鹿舞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舞蹈使用的白象、马鹿道具,用竹木扎制衬架,上糊纸布并饰以须穗绒毛、亮珠,适当加以彩绘,使眼、鼻、嘴、牙、尾等能随意摆动。两种舞蹈通常同场演出,均由男子表演,上身钻入其内,一前一后挎架着道具。舞者在象脚鼓、、等打击乐伴奏下相配共舞,动作有的仿生,有的夸张,忽而跳跃,忽而翻滚,动头摇尾晃身,姿态优美又生动有趣,富有艺术魅力,能营造出热烈欢腾的喜庆气氛。在大型活动中,马鹿数量不限,少则两只,多则十几只。
宣抚司礼仪乐舞
宣抚司礼仪乐舞起源于孟连,在土司统治时期,宣抚司礼仪乐舞专为孟连宣抚司署的迎宾、节庆、赶摆、嫁娶等活动进行演奏。宣抚司礼仪乐舞的整场演出以歌、舞、乐为一体的艺术表演方式呈现,音乐演奏多以合奏、齐奏形式进行。乐曲旋律规整、悠扬动人,其中舞蹈又分为蜡条舞、长甲舞、孔雀舞等。宣抚司礼仪乐舞不受外来音乐的冲击和影响原汁原味地保存着数百年来傣族音乐的基本状貌,具有很强的叙事功能,展示了傣族人民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
文物保护单位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有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孟连宣抚司署,1个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为芒中佛寺,3个普洱市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勐马佛寺、芒朗佛寺、景冒大寨佛寺
孟连宣抚司署
孟连宣抚司署,气势恢宏,是云南省清代土司建筑的代表,也是我国西南边疆等级较高的傣族王宫之一,在东南亚地区也有较高声誉。当地人称为“贺罕”,意思是“金色的王宫”。孟连宣抚司署因其外观华丽,装饰精美,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芒中佛寺
芒中佛寺位于普洱市孟连县城以东娜允镇景吭村芒中小组,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系傣族南传上座部佛教寺宇,由大殿、僧房、引廊、佛塔等组成。占地面3050.41平方米,建筑面积678.73平方米,四周有石砌围墙。
芒中佛寺,傣语称为“洼拉所坦”,以佛殿为中心呈纵向式分布,坐西朝东,佛殿前为走廊,西北侧为僧舍,东北侧为佛塔,在佛殿的东、南、北三侧围墙有本道侧门,供教徒出入。大殿为芒中佛寺的主体建筑,坐东朝西,为重檐悬山顶木结构建筑,呈纵向式布局,挂瓦屋面,面阔4间,进深4间。佛殿北侧外墙体绘有傣族民间壁画,内墙体西、南、北侧保存有傣族传统金水漏印纹饰,金柱、檐柱均有金水漏印纹饰。佛殿的正门位于东侧,南、北两侧有两道小侧门,北侧门接引廊与僧舍相连。1989年5月10日,芒中佛寺被公布为孟连县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18日,被公布为云南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
孟连金塔
孟连金塔坐落于旖旎迷人的南垒河畔,由8个小塔环抱一个主塔构成,主塔高31.68米,每座塔均挂有风铃,每当风吹过,风铃便发出轻脆的叮当声,让人感受到别样的的佛国意韵,同时傣家人认为是来自天上的梵音。金塔与孟连宣抚司署门堂遥遥相对,是孟连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象征。据传,孟连金塔的来历与孟连宣抚司署密切相关。孟连宣抚司署,傣语称“贺罕”,为金殿。很久以前,人们就觉得应该有一座与金殿交辉的塔,后来便在此造了此塔。金塔建成后,与“金殿”珠联璧合,相映成辉。
孟连县民族历史博物馆
孟连县民族历史博物馆是以孟连宣抚司署为馆址的地方史博物馆,于1985年4月建成开馆。其藏品主要来源为孟连土司的传世文物、从民间征集的民族文物、相关部门拨交的缉私文物和社会捐赠的流散文物,主要有清代赏赐土司的官服、印信、旗帜、仪仗和代表政权机关的公文布告、刑具、籍田户簿,傣文典籍,土司及家人的生活用具,以及民族工艺品、生活用具、生产工具、服装饰物等一千余件文物,在本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文物基本陈列以孟连的地方史、土司制度和民族历史发展为主线进行布展。
勐马瀑布
孟连勐马瀑布位于勐马镇政府东南面约3公里处,藏秀于万绿丛中,勐马小河中下游,从勐马小寨往北顺勐马小河溯源而上,箐沟中树木郁、浓郁匝地、藤条垂吊、修竹婆娑、鸟语花香、清幽异常,清澈的小河在绿荫遮蔽下潺潺流淌、飞花碎玉,形成数个高1—10米的小跌水。上行约1.7千米,便可听见隆隆如雷的落水声,一高约35米,宽约5米的湖床陡壁上,箐水若白悬天似银河泻落,盈满深壁、凌空而下、喷沫飞潭。周围数十米内飞沫象雾,凉气袭人,瀑底形成深约5—6米,面积约30米的半圆形深潭,澄碧如玉,潭前巨石堆积,怪石嶙刚,大有“神摇目眩心魄颠,欲去未忍情涓涓”之愿。
娜允古城
娜允古镇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娜允”即傣语“内城”的意思。这里的房屋是傣汉两个民族的不同风格合璧的建筑群,说明很早以前内地和边疆的交流就存在了。娜允由“三城两镇”(上中下城和芒方岗、芒方冒)组成,从上到下是按照登记顺序布局的。土司时代,上城是土司及家奴居住的地方,中城是家属的居住地,下城则是下级的住处,芒方岗和芒方冒是林业官和猎户居住的寨子,
获得荣誉
2021年1月2日,位居2020年中国效率“百高县”榜单第83位。
2021年12月,被云南省教育厅拟评为“云南省教育工作合格县”。
2023年10月,入选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参考资料
2022年孟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孟连县人民政府.2024-01-03
孟连简介.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1-07-22
>查询.xzqh.2024-03-28
自然地理.孟连县人民政府.2024-03-12
人口民族-普洱市人民政府.普洱市人民政府网.2021-06-02
正式宣布了!云南又有33个县(市、区)甩掉穷帽,累计出列48个.云南网社会频道.2024-03-12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概况.普洱市委党史研究室.2024-03-31
行政区划.孟连县人民政府.2024-03-12
孟连县举行2024年新年茶话会.普洱政协.2024-03-28
403 Forbidden.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4-04-02
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省和试点县名单的通知.卫健委网站.2024-03-12
普洱孟连:强化交通运输网络建设 提高农村交通通达深度.新华网云南.2024-03-12
最美傣味 孟连美食.iyunnan.2024-03-28
【美食】香脆可口的孟连美食,怎么能少得了这道傣族炸牛皮呢?.腾讯网.2024-03-28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普洱这些非遗美食你吃过多少?.澎湃新闻.2024-03-21
普洱市孟连县边境乡村旅游释放新活力 特色民俗引客来.腾讯网.2024-03-21
孟连娜允神鱼节:一场人、鱼狂欢的共舞.腾讯网.2024-03-12
孟连县开展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光明网.2024-03-31
乐享云南 | 非遗·傣族白象、马鹿舞.澎湃新闻.2024-03-31
重磅!普洱新增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手机新浪网.2024-04-02
孟连:金色王宫 熠熠生辉;古乐悠悠 歌舞翩跹.腾讯网.2024-03-12
孟连芒中佛寺修缮工程.ynkgs.2024-03-28
一天一点普洱(2603)时光雕琢显真意!领略普洱8项国家级文保单位的生动魅力.腾讯网.2024-03-28
孟连金塔.博雅旅游网.2024-03-12
勐马瀑布.博雅旅游网.2024-03-12
娜允古城.博雅旅游网.2024-03-12
2020年中国地方政府效率优秀榜单出炉 - 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网.2021-01-04
公示中!云南6个县(市、区)拟获评“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今日头条.2022-02-24
水利部公布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梁河县人民政府.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