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扁芒菊
西藏扁芒菊(学名:Allardia glabra)是菊科扁芒菊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茎多数,密生莲座状叶丛;叶匙形;头状花序单生茎端或枝端;总苞半球形;花色不单一;有果实。产我国西藏自治区(定日县、聂拉木县、扎达、日土、革吉县、双湖)等地,分布于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4,900米至5,500米的地区,常生于高山碎石坡石缝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整体
高2-4厘米;根状茎匍匐,木质化,多分枝。
茎叶
茎短缩,近直立,无毛或疏生短柔毛。
叶长6-12毫米,宽3-5毫米,顶端3-5深裂,向基部急狭成短翼柄;裂片线形或线状长圆形,长2-5毫米,顶端钝或稍尖,全缘或具2浅齿,无毛或上面疏生棉毛,有腺点。
花果
头状花序直径约2厘米,通常有长达2厘米的梗,花梗被棉毛,近总苞基部的毛较密;总苞直径1-1.2厘米;总苞片约5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卵形,长约5毫米,宽约3毫米,具宽的黑褐色缺刻状撕裂的膜质边缘,背面疏生棉毛,中央绿色,最内层狭长圆形,长约6毫米。
舌状花12-20个,中性,有1-2条退化的冠毛;舌片粉红色,椭圆形至宽椭圆形,长11毫米,宽2-2.5毫米,具4脉,顶端2-3小齿,管部长约3毫米。管状花两性,多数,花冠黄色,长约4毫米,檐部5裂,裂片顶端深紫色,狭管部带绿色,长约2.2毫米;瘦果长约2毫米,无毛,有腺点,冠毛多数,长约5毫米,淡褐色,上部常带绿色,边缘有撕裂,顶端锐尖。
花果期7-8月。
栖息环境
西藏扁芒菊生于高山碎石坡石缝中,海拔4900-5500米。
分布范围
产我国西藏自治区(定日县、聂拉木县、扎达、日土、革吉县、双湖)。除中国大陆外,还分布于印度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俄罗斯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