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真相
袁世凯的一生,可说是晚清到民国这段复杂混乱的历史的真实写照。1989年逝世的名记者陶菊隐所著《袁世凯真相》是一部以袁世凯为主线的“北洋军阀统治史”,并不具演义成分,而是“亲历者口述秘史”,讲的恰恰是袁世凯一生最为人知,也最为人鄙薄非议的事情——做了八十三天的“洪宪皇帝”。该书文革前就已完稿,文革“破四旧”时化为纸灰,文革后期陶菊隐又偷偷从头写起,终在之年得以完成。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1881年那一年,袁世凯21岁。在此之前,他一事无成。
他出身在项城市,其家族在当地甚有名望。
他曾参加科举,但屡试不中。
郁郁不得志、但野心勃勃的袁世凯,决定在这一年,远离家乡,往登州投军;自此之后,袁世凯开始显露出他作为一个政客、军阀超人的天赋和胆识、狠毒和功利。从朝鲜平乱、小站练兵,到建立北洋政府、位极人臣,再到被迫下野、逼清退位,以及最后的倒行逆施,恢复帝制,直至最终撤销帝制,撒手人寰,袁世凯的一生,充满传奇和误解,复杂与多变。他的一生,也是晚清到民国这段复杂混乱的历史最真实的写照。
作者简介
陶菊隐(1898-1989),湖南长沙人。就读长沙明德中学。民国元年(1912年)一度担任长沙市《女权日报》编辑,次年起为上海市《时报》“余兴”栏撰稿,同时还为上海各大报撰写地方通讯。民国5年(1916年)一度任《湖南民报》编辑,撰写时事述评;不久辞职接办《湖南新报》,任总编辑。民国7年(1918年)参加《湖南日报》编辑工作。民国8年(1919年)以湖南省报界联合会代表资格,参加湖南人民的驱张(敬尧)运动。民国9年(1920年)受聘上海《新闻报》驻湘特约通讯员,撰写长沙特约通讯。民国16年(1927年)任《武汉民报》代理总编辑兼上海市《新闻报》驻汉口记者。民国17年(1928年)起,担任《新闻报》旅行记者、战地记者,驻汉口特派记者。民国23年(1934年)赴南京与许彦飞合办《华报》,同时为《新闻报》撰写专栏文章。民国25年(1936年)移居上海,参加《新闻报》编辑工作,还担任《晓报》主编和严独鹤主持的《新闻夜报》助编。民国30年(1941年)后退出《新闻报》,除为京、沪大报撰稿外,以主要精力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上海文史馆副馆长。著有《菊隐丛谈》、《孤岛见闻》、《袁世凯演义》、《蒋百里先生传》、《筹安会六君子传》、《北泮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记者生活三十年》等。 1919年以湖南省报界联合会代表资格,参加湖南人民的“驱张(敬尧)”运动;1934年-赴南京与人合办《华报》;1936年移居上海;1941年后除为京、沪大报撰稿外,以主要精力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上海文史馆副馆长,同时参加《辞海》关于近代史条款的编写工作。著有“焦菊隐从谈“(共二十五册)、《孤岛见闻》、《袁世凯演义》、《蒋百里先生传》、《筹安会六君子传》、《吴佩孚传》、《督军团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记者生活三十年》等。
目录列表
第一章 小站练兵
第二章 与虎谋皮
第三章 高升直隶总督
第四章 巧计窃兵权
第五章 野心暴露
第六章 宦海风波
第七章 清廷自掘坟墓
第八章 武昌起义
第九章 革命怪事多
第十章 弄兵萧家港
第十一章 南下督师
第十二章 角力不如斗智
第十三章 双簧合唱
第十四章 边打边谈
第十五章 逼退清室
第十六章 耍手段拒南行
第十七章 略施小技闹兵变
第十八章 单骑赴会
第十九章 宋教仁
第二十章 总统杀人
第二十一章 国会大借款
第二十二章 两路兴师
第二十三章 丁巳复辟
第二十四章 总统变皇帝
第二十五章 大变内阁戏法
第二十六章 袁朝复古记
第二十七章 屡剿白狼军
第二十八章 受降日寇
第二十九章 奖励杀人王
第三十章 封将演义
第三十一章 收拾北洋政府旧将
第三十二章 遗老撞木钟
第三十三章 冯国璋受骗
第三十四章 帝制运动前奏曲
第三十五章 关门做皇帝
第三十六章 筹大典丑态百出
第三十七章 行帝制受阻
第三十八章 众人齐反袁
第三十九章 众叛亲离
第四十章 缓办帝制
第四十一章 面临末日
第四十二章 炮打太和殿
第四十三章 帝制破产
第四十四章 垂死挣扎
第四十五章 袁世凯之死
媒体评论
陶菊隐先生的著作,带我走进军阀史的研究。
他的作品,有浓烈的现场感,这种现场感,借先生生动的文笔,对每个读它的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
陶菊隐先生的著作确实在描述历史,但它对我们的启示,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吴思(学者)
陶菊隐先生是以报道“北洋军阀”起家的,他不仅对“台前”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对许多鲜为人知的秘闻轶事也知之甚详。
——雷颐(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