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始建于1956年,是原国家地质部创办的郑州地质学校,1996年改名为郑州工业贸易学校,2000 年划归河南省教育厅管理,学校已有61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首批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首批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强校、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河南省地矿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试点学校。

学校介绍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原郑州地质学校)创办于1956年,是一所直属于河南省教育厅的首批公办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面向全国招生。2001年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中等职业示范学校”,2005年被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委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9年被河南省教育厅批准为“河南省地质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2010年被河南省扶贫办认定为“河南省‘雨露计划’省级培训基地”,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8年6月15日,河南地矿职业学院揭牌。2018年获2018年度河南省高校维稳安保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466.36亩。其中的中原路校区占地95亩,坐落于郑州市迎宾大道中原路上。经过57多年的办学积淀,学校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共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技能型、实用性技术人才38560人,在校生8000余人;办学层次不断提高,与我省重点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联办“3+2”分段制高等职业教育,毕业可获得河南理工大学专科毕业证,并可参加专升本对口升学考试中国地质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在该校设有函授站、远程教育办学中心,为同学们的进一步深造搭建起快捷之路。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办学经验、先进的教学设备、务实的工作作风、通畅的就业渠道、95%的高就业率,确立了该校在全省中等职业教育领域中的领先地位。

学校新校区位于郑州市白沙园区,占地361.36亩,规划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中州大道通商路向北2公里东北角。

机构设置

办学规模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亿元,馆藏图书50余万册,各类实验室60个。学校的地质陈列馆拥有各类矿物、岩石、化石标本和珍贵大型恐龙(包括剑龙属)化石近万种;学校在世界地质公园嵩山脚下建立的登封实习基地能同时满足千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地质类专业野外实习实训要求;投资近2000万元建设的国家计算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拥有包括苹果公司专业机房、数码快印专业实训室、锐捷网络专业实训室等高档次的专业实验实训室。

学校已形成以地质类专业为主、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类为辅的专业格局,其中最具特色的地质类专业群包括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测量工程技术、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地质调查与找矿、地球物理勘查技术、钻探工程技术宝玉石加工鉴定与营销等专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办学优势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坐落于郑州市迎宾大道中原路上,环境幽雅,交通便利。拥有完善的现代化办学设施,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宿舍楼、图书馆、地质陈列馆、饮食服务中心、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等一应俱全。宽敞明亮的教室、功能齐全的实验室、温馨舒适的宿舍、干净卫生的食堂,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诸多方便。位于世界地质公园——嵩山脚下的登封实习基地,为该校地质类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实习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国家计算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为该校学生的上机实习提供了充分保障。

在师资建设方面

学校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为指导思想,大力加强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学校现有河南省职业教育专家1人,学术技术带头人24人,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双师型”教师已达到56%,双学位、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34%。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年轻化、梯队化特点明显,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65人,其中教授3人,中级职称90余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加强,为全面推进地质类专业职业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专业建设方面

专业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力求重点专业求品牌,骨干专业求发展,一般专业求应变。为适应地质事业迅猛发展急需专业人才的要求,扩大了地质类学生的招生规模。及时重开传统地质类专业,拓展与地质行业相近专业,当前该校开办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地质调查与找矿、测量工程技术、岩土工程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质工程信息处理、宝玉石鉴定与营销专业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等近20个专业,形成以地质类专业为龙头、经贸类、电子信息类专业为补充的三大专业群。成立相关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全国地矿行业生产单位专家、学者参加,为传统专业增加了新的教学内容,实现了从学科型向技能型的转变。该校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等三个专业已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专业。形成以主体专业为基础,以重点专业为支撑,具有一定特色和辐射能力的专业群。2005年,国家为支持该校专业建设和发展,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该校为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并一次性为该校投入价值近400万元的教学设备。

在教学和学生培养方面

1、利用多种资源,加强合作,实现培养形式灵活多样:学校全面开展校际合作办学,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联合开办成人本、专科学历教育,为地矿行业职工学历教育创造机会,如今学校成人在校生已达到1500人的规模。学校与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联合开办“3+2”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层次。学校加强与行业合作,与河南省地矿、有色等系统联合开办职工短期专业知识培训,已有500人次得到专业转岗培训,有效缓解了技术人员紧缺的局面。学校与多家企业实现校企合作,组建企业冠名班,实行定单培养,学生入学就意味着就业。学校响应国家号召,采用“1+2”、“2+3”培养模式,分别与甘肃金山农业中学,汝州市职业高中开展了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对口支援联合办学。通过多种合作,形成了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成人教育、短期培训、定单培养等形式多样、灵活开放、结构合理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当前各类在校生规模已达到7000余人。

2、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实现培养手段灵活多样: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推行分层次教学、分模块教学、分段教学模式。加强职业资格培训,为在校生和社会人员提供宝玉石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会计证、物业管理上岗证、NIT资格证、AOTOCAD等职业资格培训5000人次,实现学生毕业“一凭多证,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

3、以能力为本位,强化实习、实训技能教学,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该校地处嵩山之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嵩山地区各地质时代地层出露齐全,各期构造形迹清晰,岩石种类繁多,矿产资源丰富,素有“天然地质博物馆”之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是地质类院校实践教学的理想场所。该校自建校以来,均以嵩山地区作为地质类专业主要的实习基地,积累了丰富详实的资料,并在嵩山脚下建成占地10亩、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的学生实训基地。为更好地利用嵩山地区的地质资源,把嵩山地区打造成享誉国内外地质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在省财政厅和教育厅支持下,申请并启动了\u003c\u003c嵩山地质综合研究\u003e\u003e、\u003c\u003c嵩山地质实践教材建设\u003e\u003e等多项课题研究,为地质类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打下坚实的基础。

4、始终坚持走教学研结合之路,以学促教、以研促教,成绩斐然:学校注重科研工作,近些年来,学校共完成生产科研项目24项,其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1项,获国家专利1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编写并出版教材50余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研究论文近500篇,近三年就有58篇论文在省教育厅组织的中等职业学校优秀科研成果评选中获奖。

学校如今已进入了“以行业为依托,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以发展带规模,以规模上层次”的良性发展轨道。2001年河南省教育厅认定学校为河南省十所中等职业示范学校之一,2005年被教育部等七部委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专业设置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各系专业设置及学制(带● 为开设专业)

参考资料

河南地矿职业学院大事记(历史沿革).河南地矿职业学院.2024-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