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承沛
钱承沛,江苏无锡人,国学大师钱穆之父,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祖父。家世渊源系吴越王钱镠六世孙钱进的后裔,清末时曾中过秀才。钱承沛牢记“子孙虽愚,诗书须读”的祖训,先后送两个儿子钱挚、钱穆去读私塾。
人物经历
钱承沛在幼年时被大家称为“神童”。16岁时,他便在县试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秀才。后来,钱承沛又参加了乡试,虽然因身体原因提前离开考场,没有考中,但他的这篇文章使至远近学子纷纷前来向他求学。因此,钱承沛设馆授课,当了一段时间的私塾先生。钱承沛的儿子于1895年7月30日出生于江苏无锡,1906年,钱承沛早逝,终年41岁。
教育子女
钱承沛是一位深谙教子之道的好父亲。钱穆在《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中有一章专门记述了钱承沛如何教诲幼年钱穆的故事。钱承沛对子女十分钟爱,可要求也颇严,但他却是个精心育苗的园丁,孩子偶犯过失,他从不疾言厉色,而是温婉诱导,促使他们自己悔悟。钱穆自幼聪颖过人,受到别人赞扬时难免会得意洋洋,翘起小尾巴来,有一次他当众背诵《三国演义》钱承沛是怎样教育儿子戒躁的呢?有段文字对这件事描写得十分传神有趣,特录其一节以读者:
一客忽言:“闻汝能背诵三国演义,信否?”余点首。又一客言:“今夕可一试否?”余又点首。又一客言:“当由我命题。”因令背诵兼表演,为诸葛亮,立一处;为张昭诸人,另立他处。背诵既毕,诸客竟向先父赞余,先父唯唯不答一辞。翌日之夕,杨四宝又挈余去,先父亦不禁。路过一桥,先父问:“识桥字否?”余点头曰:“识。”问:“桥字何旁?”答曰:“木字旁。”问:“以木字易马字为旁,识否?”余答曰:“识,乃骄字。”先父又问:“骄字何义,知否?”余又点首曰:“知。”先父因挽余臂,轻声问曰:“汝昨夜有近此骄字否?”余闻言如震雷,俯首默不语。
这是一种绝佳的启发式教育,潜移默化无形中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在当时,对于一个仅中过秀才的文人来讲,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人物作品
钱承沛有作品《春山如笑赋》和《岳武穆班师赋》。
参考资料
史学家钱穆.北京大学新闻网.2023-12-01
钱穆的学术人生.北京大学新闻网.2023-12-01
新书《钱穆家庭档案》在苏州诚品发布 深谈钱穆先生与苏州的不解之缘_中国江苏网.中国江苏网.2023-12-01
【家风家训】钱穆先生的家学渊源及传承.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2024-08-05
“汝当好好读书” ——钱承沛对爱子钱穆的教导.中国档案报.2024-08-05
初中肄业,没读大学没留学,大师璀璨的民国,他凭什么争得一席之地? | 人物.中国教育报.202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