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戏
清代康熙乾隆,随着上海会馆、公所的兴起,行业性的演剧活动也随之产生。这些行业戏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多个行业共同组织,在特定地点轮流举办;另一种则是由各个会馆、公所在其内部举办的独立演剧。
形式与发展
多行业联合演剧
自乾隆爱新觉罗·颙琰时期起,上海市商界形成了新年伊始各商帮同业公所轮流邀请戏班在南市邑庙戏台(豫园西园戏台)表演的传统,这一习俗被称为“唱年规戏”。爱新觉罗·旻宁年间,诗人张春华曾对此现象有所描述:“豫园晴午景轩眉,同上春台次第窥,相约破工夫早到,庙台日日有年规。”
会馆公所内部演剧
随着上海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地商人和居民涌入,各种会馆公所随之建立。这些建筑通常包含神殿,用于祭祀家乡和行业的祖先。许多会馆公所还建造了结构精美、装饰华丽的戏楼或打唱台,以便在重要节日和庆祝活动中表演戏剧。无论是春节、端午节还是中秋节,都会安排大型的戏剧表演,以增强同行之间的联系和同乡间的乡情。此外,清明节和中元节期间,也会邀请戏班表演,一方面是公共祭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超度亡灵。
其他演剧形式
除了以上两种主要形式,上海市的行业戏还有其他表现形式。比如,同治十一年(1872),陕西同乡会在咏霓茶园举行了春节团拜活动,并在宴会期间欣赏了秦腔梆子戏。另外,会馆公所也经常邀请市内的专业戏班前来表演。例如,光绪二年(1876)正月,北市钱业公所邀请了三雅园老全福班在财神殿打唱台上表演昆曲。同年,货船会馆也在天后宫大戏楼上举办了类似的演出。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出现了众多京剧票房,其中一些按照行业组建的票房偶尔会向社会公开演出,并参与行业纪念活动或公益活动。
参考资料
【清代】商品流通的发展和会馆、公所、行帮的兴起(二).中国经济史论坛.2024-10-19
年规戏.中国知网.2024-10-19
钩沉|近代上海会馆.上观新闻.2024-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