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季惟斋

季惟斋

季惟斋,1975年12月出生于浙江金华大淤,是一位当代学者。他曾在北京大学旁听课程,精通儒、释、道三家学问。他的私人学堂名为“明道精舍”,旨在以儒学为基础,融合三教思想。目前,季惟斋担任中国美术学院的客座教授,并在中国美院传统书画研究高级研修班担任特聘教师。

人物经历

季惟斋自幼受家乡婺州淳朴文化的熏陶,十六岁时阅读老庄哲学书籍有所感悟,立志追求真理。他曾在北京大学旁听课程,随后前往四川省游学,在灌县古城峨边彝族自治县等地广泛涉猎各类书籍,深入研究佛教和道教。季惟斋的作品在网络上引起关注,被认为是异于常人的学者。他留着长发,保持着古代先民的风貌,性格坚毅,善于运用临济宗的“喝”法引导学生。他认为自己既是儒家又是佛教徒,实际上源于道家的思想。他在泉州市传授学问,致力于继承和发扬被遗忘的传统学术,其学术成就被视为古人的准则,是当今社会的特殊现象。季惟斋的文章以圣人为标准,以道义为取材,被誉为当代文言文的典范。他是民间公认的博学之士,不屑于现代学院派,而在西湖边私下教授弟子。他遵循马浮先生的教导,强调以文学拯救物质世界,这对于新儒家过于注重实质而轻视文学的现象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季惟斋的著作广涉经史子集,乃至禅茶书画等领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回归本质的精神。

主要作品

季惟斋的主要作品包括《徵圣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史》(同样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宋儒心解二种》以及《若昧堂诗集》等。

师承关系

季惟斋的私淑之师是马一浮。在他的指导下,季惟斋继承了深厚的学术遗产。季惟斋的学生包括来自不同地区的学者,如邹建锋(江西抚州)、刘震(临沂市)、张海峰(山东梁山)和朱辉(安徽颍州)等人。

各方评价

季惟斋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多位学者的高度评价。范景中在其《书史序》中称赞季惟斋的作品展现了其深刻的经学见解、历史洞察力、子书评论能力以及别集文心。龚鹏程认为季惟斋的《书史》不仅是一部杰出的作品,而且通过重心气、达性命的方式,超越了传统的书法论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吴敢在《书史序》中指出,季惟斋的作品立意宏大,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探讨大道。阔言氏评价季惟斋为真正的学者,对其《书史》和《徵圣录》给予了高度赞扬。《网络诗坛点将录》将季惟斋评为“大刀关胜”,并称赞其诗歌创作。梅卿在《季惟斋先生稿跋》中提到,季惟斋秉承了马一浮的教导,将其视为自己的老师,并在学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诗词作品

季惟斋的诗词作品以其深厚的功力和丰富的内涵受到赞誉。他的诗歌作品《古诗用太白韵》《昆山千墩谒顾亭林先生墓》《登岱杂诗八首》和《曲阜杂诗八首》等,都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情感寄托。此外,他还创作了《闲居杂感》等一系列作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参考资料

季惟斋先生莅临逸夫小学作国学讲座.搜狐网.2024-11-16

季惟斋简介.微信公众平台.2024-11-16

昧菴道人詩選.个人图书馆.2024-11-16